零售行业冰火两重天:胖东来豪取200亿,这些商超却亏麻了!

2025-11-10 食品板 HaiPress

胖东来又双叒叕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

近日,胖东来官网发布了最新成绩单,截至2025年11月8日,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合计销售额突破200亿元,比2024年全年销售额高出超30亿元。这样的业绩增速,在当前零售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,堪称商超领域的“逆市狂飙”。

与胖东来的一路高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上市商超的生意则尽显艰难。从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,多数商超业绩下滑,净利润更是一片惨淡,部分依旧深陷亏损泥潭。一边是三年三倍增长的商业标杆,一边是传统商超的生存艰难,零售业可谓是冰火两重天。

多数企业业绩下滑,商超生意依旧难

2025年前三季度,9家上市商超企业中仅步步高、三江购物、国光连锁3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,其余6家全部下滑,其中永辉、中百降幅最大,分别营收424.34亿元、65.52亿元,同比下降22.12%、19.41%。

净利润端的表现更为刺眼,7家企业净利下滑,永辉前三季度累计亏损7.10亿元(第三季度单季亏损4.69亿元),中百集团累计亏损5.80亿元,利润同比暴跌74.83%。此外,步步高净利更是大幅下滑88.83%。

营收与净利双压之下,门店收缩成为常态。截至三季度末,永辉累计关闭门店325家,仅第三季度就净关店102家,新开仅2家。其在财报中坦言,业绩下滑源于两重压力:一方面零售竞争加剧,消费者对体验和品质要求提升,导致客流、客单均出现一定下滑;另一方面公司主动推进门店优化调改,对潜力门店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,淘汰关闭部分尾部门店,双重因素导致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。

毋庸置疑,永辉、中百、步步高们的业绩困境,依旧是行业整体承压的缩影。

一路高歌猛进,胖东来、山姆硬核领衔

上市商超集体承压的“寒冬”里,仍有一批玩家以硬核业绩打破行业阴霾,除了胖东来,山姆也成为亮眼的增长标杆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11月8日,胖东来2025年合计销售额达200.35亿元。其中,超市业态销售额超109亿元,珠宝、百货、电器、服饰等业态分别斩获21亿元、20亿元、18.8亿元、14亿元。

若聚焦前9个月,其销售额达171.2亿元,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169亿元,超市业态占比超50%(94.2亿元),珠宝、百货等四大业态均破10亿元,茶叶业态也贡献7.67亿元,时代广场店、大胖店、天使城店分别以43.9亿元、24.39亿元、24.29亿元稳居单店前三。

沃尔玛中国依托山姆会员店与电商业务,第三季度电商净销售额大幅增长96%。据悉,其山姆会员数已超400万,在高端会员店赛道持续巩固竞争优势。

除了商超业态的增长亮点,零售行业的量贩业态也涌现出强劲黑马。作为量贩零食第一股,万辰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,其营收365.62亿元,同比增长77.37%;归母净利润8.55亿元,同比暴涨917.04%,成为行业内少有的高增长代表。‌

调改进入深水区自有品牌、生鲜直采成发力重点

事实上,面对行业困境,上市商超也并非坐以待毙,而是加速推进调改,且调改已从局部试水进入深水区,转向系统性转型。

据悉,截至三季度,永辉超市已完成222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,调改后门店客流平均增长80%,60%以上门店的盈利水平超越了过去五年的最高值;

步步高旗下门店的调改1.0阶段已完成,门店销售额与员工待遇均有所提升,商品结构与胖东来的契合度达90%;中百于今年9月正式切入硬折扣超市赛道,在武汉13个区域及黄石市集中开设51家硬折扣店,以高性价比抢占下沉市场;此外,红旗连锁尝试推进24小时云值守门店,计划年底前扩展至300家,并通过周中夜间直播、联合新品开发等方式增强商品力。除了上市公司,物美超市、卜蜂莲花等头部企业也在推进深度转型。

从最新财报来看,不少企业更是明确提出,将重点发力自有品牌开发、生鲜直采和区域特色商品等高毛利板块,意图通过构建独特的商品护城河,摆脱同质化竞争。例如,步步高与红旗连锁均在财报中强调“商品结构优化”与“高质低价”的战略方向,希望以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打动消费者。

在食品板看来,未来商超的竞争将不再是门店数量的比拼,而是供应链效率、数字化能力、业态创新的综合较量。只有那些能真正理解消费者需求、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的玩家,才能在这场“寒冬”中活下去,甚至活得更好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